您好,欢迎访问吾睲艺术网-艺术收藏门户网站!
中国著名歌舞编导夏冰: 民族即世界,土苗文化碰撞国际交响
  • 发布:王振强
  • 来源:吾睲艺术网
  • 时间:2025-04-30
  • 浏览:
  文/戴静
中国歌舞编导夏冰
  中国著名歌舞编导夏冰的创作始终深植于土苗文化的沃土,以民族舞,尤其以土苗文化为根基,《妹娃要过河》《醉金秋》《茉莉花》《祈福》《挨哈子》《龙船下了河》《溜溜的摆》《花线囊》《踩花山》《花山铃舞》等作品,出访到美国、韩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等国家,以国际化为延展,构建起跨越地域与时代的艺术桥梁。用肢体语言解构民族记忆,以现代编舞激活传统基因,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兼具地域特色与普世审美的创作体系。

《茉莉花》剧照
  一、根植沃土:跨越语言的文化锚定
  土家族摆手舞蹈、苗岭山间的银饰碰撞,构成了夏冰最初的艺术启蒙。夏冰1988年9月在北京文化部、广电部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杯”舞蹈大奖赛中,表演双人舞《山丹丹》获得冠军,时任中国舞协副主席陈爱莲对夏冰赞赏有加,破天荒打出九点八的高分。2004年,其编导并领舞的《妹娃要过河》以土家婚俗为蓝本,将“哭嫁”仪式中的悲喜张力转化为舞蹈叙事,在湖北省黄鹤群星杯艺术节斩获金奖,并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该作品先后登陆央视《舞蹈世界》、全国农民艺术节舞台,到澳门引起当地观众热烈反响,更在东南亚文化交流中获一等奖,成为土苗文化出海的标志性符号。

《妹娃要过河》剧照
  十年磨剑,夏冰持续深耕民族题材。2005年,编导领舞《醉金秋》,以土家丰收庆典为原型,将“摆手舞”的集体狂欢与“撒叶儿嗬”的祭祀仪轨熔铸成舞台意象,代表国家艺术团赴澳门、新加坡演出。夏冰带领老年艺术团开场领舞,该作品在东南亚巡演中横扫金奖,印证了民族舞蹈的跨文化感染力。
  二、破壁创新:传统舞蹈的现代转译
  2010至2018年间,《妹娃山歌哈尕扎》《儿行千里》《妹娃要过河》等作品亮相央视重阳节和央视舞蹈世界,《妹娃山歌哈尕扎》以高亢的“哈尕扎”山歌为律动内核,再现山区劳作场景;《儿行千里》通过母亲缝补衣物的细节,凝练出乡愁母题的表达……这些作品不仅包揽湖北省“金凤杯”舞蹈大赛金奖,更两度亮相央视重阳节《红叶风采》晚会,使乡土叙事登上国家级文化展演平台。夏冰多次代表中国老年艺术团赴欧洲演出获好评,赴韩国参加亚洲艺术节获特别奖,两次赴台演出广受赞誉。此后,夏冰团队的国际足迹遍及欧亚大陆。娇阿依艺术团《溜溜的摆》《踩花山》《花线囊》,以苗家少女的银饰舞动为核心语汇,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巡演时引发轰动,观众评价其“用身体的诗学消解了语言隔阂”。

《儿行千里》剧照
  梁晋(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民族舞蹈当代性转化的三个维度》(《艺术评论》2021年第6期)中指出:“《妹娃要过河》通过‘三度空间编码’重构土家婚俗——仪式动作的垂直性(如新娘屈膝颤栗)、叙事线条的水平延展(送嫁队列的蛇形流动)、情感表达的螺旋上升(哭嫁调与摆手舞的复调叠加),这种多维编码使非遗实现了从民俗事象到剧场美学的质变。”梁晋谈《妹娃山歌哈尕扎》:“舞蹈《山歌哈尕扎》是在湖北省金凤杯舞蹈大赛中荣获过一等奖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修改,如一开场就加强了舞蹈文化和民族精神,突出了山民奔放、粗犷、强悍的气魄,又把原有的细节引发的情感串连了起来,特别是在肉莲响舞动的拍打节奏上重新加工美化,一个舞蹈的成败在节奏的处理上是要精心去安排,不断的实践才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民族性便自然成为国际化的优质介质。”梁晋评《太阳大得很》作品:“夏冰不仅继承了原舞丰富的民舞语汇,更是加入了她的创新,为剧中舞蹈加入了“勾脚”“甩手”“跺脚”“扁担手”和“拍手踏步”。除此之外还为舞蹈融入了现代舞汇,加强了时代感。具有民族和地方特点的优秀舞蹈作品不单纯是民俗元素的堆叠,而是身体姿态的自然流露。编者从创作内容出发使传统舞蹈得到了新的发展,文化特异性便成为国际共识的桥梁。”

《妹娃山歌哈尕扎》剧照
  三、世界和鸣:深耕民族的全球共振
  夏冰的艺术实践始终贯穿着文化自觉的深层逻辑。其作品在国际巡演中刻意弱化“东方奇观”式的展演策略,转而强调人类共通的情感结构。三次赴台演出《茉莉花》《民族赞歌》《祈福》等民族优秀作品,文化界普遍认为《茉莉花》韩国巡演中,将江南丝竹的“慢板-快板”结构转化为“收缩-爆发”的肢体语法,实现跨艺术门类的节奏同构;《民族赞歌》以民族元素为核心,融合传统与现代艺术语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度礼赞;《祈福》通过苗族“接龙舞”的队形,拓扑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这种从地域仪式到普世价值的升华,正是其作品屡获国际认可的核心。

《挨哈子》剧照
  《挨哈子》《龙船下河》出访保加利亚,这种“非遗+科技”的创作模式,《花山铃舞》在2024年达到新高潮,获重庆市群星奖广场舞一等奖,获全国民运会铜奖,出访日本演出。

《溜溜的摆》剧照
  夏冰用舞蹈编织出一张土苗文化的全球传播网络。她的创作既是对民族记忆的忠实记录,亦是对传统文化现代性困境的创造性应答——当《溜溜的摆》舞动纽约,当《花山铃舞》的铜铃声在日本东京震荡,土苗文化已不再是地域性的民俗标本,而升华为人类文明双向转译的精神共振场域。


《花山铃舞》剧照
  夏冰,艺名夏毓曼,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湖北恩施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民进会员、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舞蹈编导。八岁时练习体操,而后习练武术,十四岁时被恩施州歌舞团破格录取做舞蹈演员。曾任清华大学名誉顾问,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巾帼英雄”“武汉市首届市长奖”等称号。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
友情链接